第九十章
西游记 by 吴承恩
2018-5-27 06:02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却说孙大圣同八戒、沙僧出城头,
觌面相迎
见那伙妖精都是些杂毛狮子:
黄狮精在前引领,
狻猊狮、抟象狮在左白泽狮、伏狸狮在右,猱狮、雪狮在后,中间却是一个九头狮子。
那青脸儿怪执一面锦绣团花宝幢,紧挨着九头狮子;刁钻古怪儿、古怪刁钻儿打两面红旗,齐齐的都布在坎宫之地。
八戒莽撞,
走近前骂道:
“偷宝贝的贼怪!你去那里,
伙这几个毛团来此怎的?”黄狮精切齿骂道:
“泼狠秃厮!昨日三个敌我一个
我败回去让你为人罢了;你怎么这般狠恶,烧了我的洞府,损了我的山场伤了我的眷族!我和你冤仇深如大海!不要走!吃你老爷一铲!”好八戒,举钯就迎。
两个才交手,还未见高低,那猱狮精轮一根铁蒺藜,雪狮精使一条三楞简径来奔打。
八戒发一声喊道:
“来得好!”你看他横冲直抵,
斗在一处。
这壁厢,沙和尚急掣降妖杖,近前相助。
又见那狻猊精、白泽精与抟象、伏狸二精,一拥齐上。
这里孙大圣使金箍棒架住群精。
狻猊使闷棍,白泽使铜锤,抟象使钢枪,伏狸使钺斧。
那七个狮子精,这三个狠和尚,
好杀:
棍锤枪斧三楞简,
蒺藜骨朵四明铲。
七狮七器甚锋芒,围战三僧齐呐喊。
大圣金箍铁棒凶,沙僧宝杖人间罕。
八戒颠风骋势雄,钉钯幌亮光华惨。
前遮后挡各施功,左架右迎都勇敢。
城头王子助威风,擂鼓筛锣齐壮胆。
投来抢去弄神通,杀得昏蒙天地反!
那一伙妖精,
齐与大圣三人战经半日,不觉天晚。
八戒口吐粘涎,看看脚软,虚幌一钯,败下阵去,被那雪狮、猱狮二精喝道:
“那里走看打!”呆子躲闪不及,
被他照脊梁上打了一简睡在地下,
只叫:
“罢了,
罢了!”两个精把八戒采鬃拖尾扛将去见那九头狮子,报道:
“祖爷我等拿了一个来也。”
说不了,沙僧、行者也都战败。
众妖精一齐赶来,被行者拔一把毫毛,嚼碎喷将去,叫声:
“变!”即变做百十个小行者围围绕绕,
将那白泽、狻猊、抟象、伏狸并金毛狮怪围裹在中。
沙僧、行者却又上前攒打。
到晚,拿住狻猊、白泽。
走了伏狸、抟象。
金毛报知老妖,老怪见失了二狮,
吩咐:
“把猪八戒捆了,
不可伤他性命。
待他还我二狮,却将八戒与他。
他若无知,坏了我二狮,即将八戒杀了对命!”当晚群妖安歇城外不题。
却说孙大圣把两个狮子精抬近城边,老王见了,即传令开门差二三十个校尉,拿绳扛出门,绑了狮精,扛入城里。
孙大圣收了法毛,同沙僧径至城楼上,见了唐僧。
唐僧道:
“这场事甚是利害呀!悟能性命,
不知有无?”行者道:
“没事!我们把这两个妖精拿了
他那里断不敢伤。
且将二精牢拴紧缚,待明早抵换八戒也。
”
三个小王子对行者叩头道:
“师父先前赌斗,
只见一身;及后佯输而回却怎么就有百十位师身?及至拿住妖精,近城来还是一身此是甚么法力?”行者笑道:
“我身上有八万四千毫毛,
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百千万亿之变化,皆身外身之法也。”
那王子一个个顶礼,即时摆上斋来,就在城楼上吃了。
各垛口上都要灯笼旗帜,梆铃锣鼓,支更传箭,放炮呐喊。
早又天明。
老怪即唤黄狮精定计道:
“汝等今日用心拿那行者、沙僧,
等我暗自飞空上城拿他那师父并那老王父子,
先转九曲盘桓洞待你得胜回报。”
黄狮领计,便引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各执兵器到城边,滚风酿雾的索战。
这里行者与沙僧跳出城头,
厉声骂道:
“贼泼怪!快将我师弟八戒送还我,
饶你性命!不然都教你粉骨碎尸!”那妖精那容分说,一拥齐来。
这大圣弟兄两个,各运机谋,挡住五个狮子。
这杀比昨日又甚不同:
呼呼刮地狂风恶,
暗暗遮天黑雾浓。
走石飞沙神鬼怕,推林倒树虎狼惊。
钢枪狠狠钺斧明,棍铲铜锤太毒情。
恨不得囫囵吞行者,活活泼泼擒住小沙僧。
这大圣一条如意棒,卷舒收放甚精灵。
沙僧那柄降妖杖,灵霄殿外有名声。
今番干运神通广,西域施功扫荡精。
这五个杂毛狮子精与行者、沙僧正自杀到好处,那老怪驾着黑云径直腾至城楼上,摇一摇头,唬得那城上文武大小官员并守城人夫等都滚下城去;被他奔入楼中,张开口把三藏与老王父子一顿噙出,复至坎宫地下,将八戒也着口噙之。
原来他九个头就有九张口。
一口噙着唐僧,一口噙着八戒,一口噙着老王,一口噙着大王子一口噙着二王子,一口噙着三王子:
六口噙着六人,
还空了三张口
发声喊叫道:
“我先去也!”这五个小狮精见他祖得胜,
一个个愈展雄才。
行者闻得城上人喊嚷,情知中了他计,急唤沙僧仔细;他却把臂膊上毫毛,尽皆拔下入口嚼烂喷出,变作千百个小行者,一拥攻上。
当时拖倒猱狮,活捉了雪狮,拿住了抟象狮,
扛翻了伏狸狮将黄狮打死,烘烘的嚷到州城之下,倒转走脱了青脸儿与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儿二怪。
那城上官看见,却又开门,将绳把五个狮精又捆了,抬进城去。
还未发落,只见那王妃哭哭啼啼,
对行者礼拜道:
“神师啊,
我殿下父子并你师父性命休矣!这孤城怎生是好?”大圣收了法毛,对王妃作礼道:
“贤后莫愁。
只因我拿他七个狮精,那老妖弄摄法,定将我师父与殿下父子摄去,料必无伤。
待明日绝早,我兄弟二人去那山中,管情捉住老妖,还你四个王子。”
那王妃一簇女眷闻得此言,
都对行者下拜道:
“愿求殿下父子全生,
皇图坚固!”拜毕一个个含泪还宫。
行者吩咐各官:
“将打死那黄狮精,剥了皮;六个活狮精,
牢牢拴锁。
取些斋饭来,我们吃了睡觉。
你们都放心,保你无事。”
至次日,大圣领沙僧驾起祥云,不多时,
到于竹节山头。
按云头观看,
好座高山!但见:
峰排突兀,
岭峻崎岖。
深涧下潺水漱,陡崖前锦绣花香。
回峦重迭,古道湾环。
真是鹤来松有伴,果然云去石无依。
玄猿觅果向晴辉,麋鹿寻花欢日暖。
青鸾声淅呖,黄鸟语绵蛮。
春来桃李争妍,夏至柳槐竞茂。
秋到黄花布锦,冬交白雪飞绵。
四时八节好风光,不亚瀛洲仙景象。
他两个正在山头上看景,忽见那青脸儿,手拿一条短棍,径跑出崖谷之间。
行者喝道:
“那里走!老孙来也!”唬得那小妖一翻一滚的跑下崖谷。
他两个一直追来,又不见踪迹。
向前又转几步,却是一座洞府。
两扇花斑石门,紧紧关闭。
门上横嵌着一块石版,楷镌了十个大字,乃是“万灵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那小妖原来跑进洞去,即把洞门闭了。
到中间对老妖道:
“爷爷,外面又有两个和尚来了。”
老妖道:
“你大王并猱狮、雪狮、抟象、伏狸,
可曾来?”小妖道:
“不见不见!只是两个和尚,
在山峰高处眺望。
我看见回头就跑,他赶将来,我却闭门来也。”
老妖听说,低头不语。
半晌,忽的吊下泪来,叫声“苦啊!我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尽被和尚捉进城去矣!此恨怎生报得!”八戒捆在旁边,与王父子、唐僧俱攒在一处,惶惶受苦;听见老妖说声“众孙被和尚捉进城去”,暗暗喜道:
“师父莫怕殿下休愁。
我师兄已得胜,捉了众妖,寻到此间救拔吾等也。”
说罢,
又听得老妖叫:
“小的们,好生在此看守,
等我出去拿那两个和尚进来一发惩治。”
你看他身无披挂,手不拈兵,大踏步,
走到前边只闻得孙行者吆喝哩。
他就大开了洞门,不答话,径奔行者。
行者使铁棒,当头支住。
沙僧轮宝杖就打。
那老妖把头摇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口,把行者、沙僧轻轻的又衔于洞内。
教:
“取绳索来!”那刁钻古怪、古怪刁钻与青脸儿是昨夜逃生而回者,即拿两条绳把他二人着实捆了。
老妖问道:
“你这泼猴,把我那七个儿孙捉了,
我今拿住你和尚四个王子四个,也足以抵得我儿孙之命!小的们,选荆条柳棍来且打这猴头一顿,与我黄狮孙报报冤仇!”那三个小妖,各执柳棍专打行者。
行者本是熬炼过的身体,那些些柳棍儿,只好与他拂痒,他那里做声;凭他怎么捶打略不介意。
八戒、唐僧与王子见了,一个个毛骨悚然。
少时,打折了柳棍。
直打到天晚,也不计其数。
沙僧见打得多了,
甚不过意道:
“我替他打百十下罢。”
老妖道:
“你且莫忙,明日就打到你了。
一个个挨次儿打将来。
”八戒着忙道:
“后日就打到我老猪也!”打一会,
渐渐的天昏了。
老妖叫:
“小的们,且住,点起灯火来,
你们吃些饮食让我到锦云窝略睡睡去。
汝三人都是遭过害的,却用心看守,待明早再打。”
三个小妖移过灯来,拿柳棍又打行者脑盖,
就像敲梆子一般剔剔托,托托剔,紧几下,慢几下。
夜将深了,却都盹睡。
行者就使个遁法,将身一小,脱出绳来,
抖一抖毫毛整束了衣服,耳朵内取出棒来,幌一幌,有吊桶粗细二丈长短,朝着三个小妖道:
“你这孽畜,
把你老爷就打了许多棍子!老爷还只照旧老爷也把这棍子略你,看道如何!”把三个小妖轻轻一就做三个肉饼;却又剔亮了灯,解放沙僧。
八戒捆急了,
忍不住大声叫道:
“哥哥!我的手脚都捆肿了,
倒不来先解放我!”这呆子喊了一声却早惊动老妖。
老妖一毂辘爬起来道:
“是谁人解放?”那行者听见,
一口吹息灯也顾不得沙僧等众,使铁棒,打破几重门走了。
那老妖到中堂里叫:
“小的们,怎么没了灯光?只莫走了人也?”叫一声,没人答应;又叫一声又没人答应;及取灯火来看时,只见地下血淋淋的三块肉饼老王父子及唐僧、八戒俱在,只不见了行者、沙僧。
点着火,前后赶看,忽见沙僧还背贴在廊下站哩;被他一把拿住倒,照旧捆了。
又找寻行者,但见几层门尽皆破损,情知是行者打破走了;也不去追赶,将破门补的补遮的遮,固守家业不题。
却说孙大圣出了那九曲盘桓洞,跨祥云,
径转玉华州。
但见那城头上各厢的土地、神与城隍之神迎空拜接。
行者道:
“汝等怎么今夜才见?”城隍道:
“小神等知大圣下降玉华州,
因有贤王款留故不敢见,今知王等遇怪,大圣降魔,特来叩接。”
行者正在嗔怪处,又见金头揭谛、六甲六丁神将,押着一尊土地跪在面前道:
“大圣,吾等捉得这个地里鬼来也。”
行者喝道:
“汝等不在竹节山护我师父,
却怎么嚷到这里?”丁甲神道:
“大圣那妖精自你逃时,
复捉住卷帘大将依然捆了。
我等见他法力甚大,却将竹节山土地押解至此。
他知那妖精的根由,乞大圣问他一问,便好处治,以救圣僧、贤王之苦。”
行者听言,甚喜。
那土地战兢兢叩头道:
“那老妖前年下降竹节山。
那九曲盘桓洞原是六狮之窝。
那六个狮子,自得老妖至此,就都拜为祖翁。
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号为九灵元圣。
若得他灭,须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主人公来,方可收伏。
他人莫想擒也。”
行者闻言,
思忆半晌道:
“东极妙岩宫,
是太乙救苦天尊啊。
他坐下正是个九头狮子。
这等说,
……”便教:
“揭谛、金甲,还同土地回去,
暗中护师父、师弟并州王父子。
本处城隍守护城池,走出去来。”
众神各各遵守去讫。
这大圣纵筋斗云,连夜前行。
约有寅时分,到了东天门外,正撞着广目天王与天丁、力士一行仪从。
众皆停住,
拱手迎道:
“大圣何往?”行者对众礼毕,
道:
“前去妙岩宫走走。
”天王道:
“西天路不走,
却又东天来做甚?”行者道:
“因到玉华州,
蒙州王相款遣三子拜我等弟兄为师,习学武艺,不期遇着一伙狮怪。
今访得妙岩宫太乙救苦天尊乃怪之主人公也,
欲请他为我降怪救师。
”天王道:
“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
行者笑道:
“正为此,正为此!”众天丁、力士一个个拱手,让道而行。
大圣进了东天门,不多时,到妙岩宫前。
但见:
彩云重迭,紫气茏葱。
瓦漾金波焰,门排玉兽崇。
花盈双阙红霞绕,日映骞林翠雾笼。
果然是万真环拱,千圣兴隆。
殿阁层层锦,窗轩处处通。
苍龙盘护神光蔼,黄道光辉瑞气浓。
这的是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
那宫门里立着一个穿霓帔的仙童,忽见孙大圣,即入宫报道:
“爷爷外面是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了。”
太乙救苦天尊听得,即唤侍卫众仙迎接。
迎至宫中。
只见天尊高坐九色莲花座上,百亿瑞光之中。
见了行者,下座来相见。
行者朝上施礼。
天尊答礼道:
“大圣,这几年不见,前闻得你弃道归佛,
保唐僧西天取经想是功行完了。”
行者道:
“功行未完,却也将近;但如今因保唐僧到玉华州,蒙王子遣三子拜老孙等为师习学武艺,把我们三件神兵照样打造,不期夜间被贼偷去。
及天明寻找,原是城北豹头山虎口洞一个金毛狮子成精盗去。
老孙用计取出,那精就伙了若干狮精与老孙大闹。
内有一个九头狮子,神通广大,将我师父与八戒并王父子四人都衔去,到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次日,老孙与沙僧跟寻,亦被衔去。
老孙被他捆打无数,幸而弄法走了。
他们正在彼处受罪。
问及当坊土地,始知天尊是他主人,特来奉请收降解救。”
天尊闻言,即令仙将到狮子房唤出狮奴来问。
那狮奴熟睡,被众将推摇方醒,揪至中厅来见。
天尊问道:
“狮兽何在?”那奴儿垂泪叩头,
只教:
“饶命!饶命!”天尊道:
“孙大圣在此
且不打你。
你快说为何不谨,走了九头狮子。”
狮奴道:
“爷爷,我前日在大千甘露殿中见一瓶酒,
不知偷去吃了不觉沉醉睡着,失于拴锁,是以走了。”
天尊道:
“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唤做‘轮回琼液’。
你吃了该醉三日不醒。
那狮兽今走几日了?”大圣道:
“据土地说,
他前年下降到今二三年矣。”
天尊笑道:
“是了,是了,天宫里一日,
在凡世就是一年。
”叫狮奴道:
“你且起来,饶你死罪,跟我与大圣下方去收他来。
汝众仙都回去,不用跟随。”
天尊遂与大圣、狮奴,踏云径至竹节山。
只见那五方揭谛、六丁六甲、本山土地都来跪接。
行者道:
“汝等护,
可曾伤着我师?”众神道:
“妖精着了恼睡了,
更不曾动甚刑罚。
”天尊道:
“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
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生。
孙大圣,你去他门首索战,引他出来,我好收之。”
行者听言,果掣棒跳近洞口,
高骂道:
“泼妖精,
还我人来也!泼妖精还我人来也!”连叫了数声。
那老妖睡着了,无人答应。
行者性急起来,轮铁棒,往里打进,口中不住的喊骂。
那老妖方才惊醒,心中大怒。
爬起来,
喝一声:
“赶战!”摇摇头,便张口来衔。
行者回头跳出。
妖精赶到外边,
骂道:
“贼猴!那里走!”行者立在高崖上笑道:
“你还敢这等大胆无礼!你死活也不知哩!这不是你老爷主公在此?”那妖精赶到崖前,早被天尊念声咒语喝道:
“元圣儿,我来了!”那妖认得是主人,
不敢展挣四只脚伏之于地,只是磕头。
旁边跑过狮奴儿,一把挝住项毛,用拳着项上打够百十,口里骂道:
“你这畜生如何偷走,教我受罪!”那狮兽合口无言,不敢摇动。
狮奴儿打得手困,方才住了。
即将锦安在他身上,天尊骑了,喝声教走。
他就纵身驾起彩云,径转妙岩宫去。
大圣望空称谢了。
却入洞中,先解玉华王,次解唐三藏,次又解了八戒、沙僧并三王子。
共搜他洞里物件,逍逍停停,将众领出门外。
八戒就取了若干枯柴,前后堆上,放起火来,
把一个九曲盘桓洞烧做个乌焦破瓦窑!大圣又发放了众神,还教土地在此镇守。
却令八戒、沙僧,各各使法,把王父子背驮回州。
他搀着唐僧。
不多时,到了州城,天色渐晚,当有妃后官员,都来接见了。
摆上斋筵,共坐享之。
长老师徒还在暴纱亭安歇。
王子们入宫各寝。
一宵无话。
次日,王又传旨,大开素宴。
合府大小官员,一一谢恩。
行者又叫屠子来,把那六个活狮子杀了,共那黄狮子都剥了皮,将肉安排将来受用。
殿下十分欢喜,即命杀了。
把一个留在本府内外人用,一个与王府长史等官分用;把五个都剁做一二两重的块子,差校尉散给州城内外军民人等各吃些须:
一则尝尝滋味,
二则押押惊恐。
那些家家户户,无不瞻仰。
又见那铁匠人等造成了三般兵器,
对行者磕头道:
“爷爷,
小的们工都完了。”
问道:
“各重多少斤两?”铁匠道:
“金箍棒有千斤,
九齿钯与降妖杖各有八百斤。
”行者道:
“也罢了。”
叫请三位王子出来,各人执兵器。
三子对老王道:
“父王,今日兵器完矣。”
老王道:
“为此兵器,几乎伤了我父子之命。
”小王子道:
“幸蒙神师施法,救出我等,
却又扫荡妖邪除了后患。
诚所谓海晏河清,太平之世界也!”当时老王父子赏劳了匠作,又至暴纱亭拜谢了师恩。
三藏又教大圣等快传武艺,莫误行程。
他三人就各轮兵器,在王府院中,一一传授。
不数日,那三个王子尽皆操演精熟,其余攻退之方,紧慢之法各有七十二到解数,无不知之。
一则那诸王子心坚,二则亏孙大圣先授了神力,此所以那千斤之棒八百斤之钯杖,俱能举能运。
较之初时自家弄的武艺,真天渊也!有诗为证,诗曰:
缘因善庆遇神师习武何期动怪狮。
扫荡群邪安社稷,皈依一体定边夷。
九灵数合元阳理,四面精通道果之。
授受心明遗万古,玉华永乐太平时。
那王子又大开筵宴,谢了师教。
又取出一大盘金银,用答微情。
行者笑道:
“快拿进去,快拿进去,我们出家人,
要他何用?”八戒在旁道:
“金银实不敢受
奈何我这件衣服被那些狮子精扯拉破了但与我们换件衣服,足为爱也。”
那王子随命针工,照依色样,取青锦、红锦、茶褐锦各数匹,与三位各做了一件。
三人欣然领受,各穿了锦布直裰,收拾了行装起程。
只见那城里城外,若大若小,无一人不称是罗汉临凡,活佛下界。
鼓乐之声,旌旗之色,盈街塞道。
正是家家户外焚香火,处处门前献彩灯。
送至许远方回。
他四众方得离城西去。
这一去顿脱群思,潜心正果。
才是:
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毕竟不知到灵山还有几多路程,何时行满,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