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游记 by 吴承恩
2018-5-27 06:02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却说美猴王荣归故里,
自剿了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
逐日操演武艺,教小猴砍竹为标,削木为刀,
治旗幡打哨子,一进一退,安营下寨,顽耍多时。
忽然静坐处,
思想道:
“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
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
如今奈何?”众猴闻说,
个个惊恐道:
“大王所见甚长,
只是无处可取。”
正说间,转上四个老猴,两个是赤尻马猴,
两个是通背猿猴
走在面前道:
“大王,若要治锋利器械,
甚是容易。”
悟空道:
“怎见容易?”四猴道:
“我们这山,
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乃傲来国界。
那国界中有一王位,满城中军民无数,必有金银铜铁等匠作。
大王若去那里,或买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
守护山场诚所谓保泰长久之机也。”
悟空闻说,
满心欢喜道:
“汝等在此顽耍,
待我去来。”
好猴王,即纵筋斗云,霎时间过了二百里水面。
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悟空心中想道:
“这里定有现成的兵器,
我待下去买他几件还不如使个神通觅他几件倒好。”
他就捻起诀来,念动咒语,向巽地上吸一口气,呼的吹将去便是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好惊人也!
炮云起处荡乾坤,
黑雾阴霾大地昏。
江海波翻鱼蟹怕,山林树折虎狼奔。
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
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
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动根。
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市六街,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
悟空才按下云头,径闯入朝门里。
直寻到兵器馆、武库中,打开门扇看时,
那里面无数器械:
刀、枪、剑、戟、斧、钺、戈、镰、鞭、钯、挝、简、弓、弩、叉、矛,件件俱备。
一见甚喜道:
“我一人能拿几何?还使个分身法搬将去罢。”
好猴王,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烂,喷将出去,念动咒语叫声:
“变!”变做千百个小猴,
都乱搬乱抢:
有力的拿五七件力小的拿三二件,
尽数搬个罄净。
径踏云头,弄个摄法,唤转狂风,带领小猴,
俱回本处。
却说那花果山大小儿猴,正在那洞门外顽耍,
忽听得风声响处见半空中,丫丫叉叉,无边无岸的猴精,唬得都乱跑乱躲。
少时,美猴王按落云头,收了云雾,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将兵器都乱堆在山前,叫道:
“小的们!都来领兵器!”众猴看时,
只见悟空独立在平阳之地俱跑来叩头问故。
悟空将前使狂风、搬兵器一应事说了一遍。
众猴称谢毕,都去抢刀夺剑,挝斧争枪,扯弓扳弩,吆吆喝喝耍了一日。
次日,依旧排营。
悟空会聚群猴,计有四万七千余口。
早惊动满山怪兽,都是些狼、虫、虎、豹、、麂、獐、、狐、狸、獾、、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儿、神獒……各样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
每年献贡,四时点卯。
也有随班操演的,也有随节征粮的,齐齐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
各路妖王,又有进金鼓,进彩旗,进盔甲的,
纷纷攘攘日逐家习舞兴师。
美猴王正喜间,
忽对众说道:
“汝等弓弩熟谙,
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不遂我意,
奈何?”四老猴上前启奏道:
“大王乃是仙圣,
凡兵是不堪用;但不知大王水里可能去得?”悟空道:
“我自闻道之后
有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之功:
筋斗云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隐身遁身
起法摄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
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
那些儿去不得?”四猴道:
“大王既有此神通,
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
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
问他要件甚么兵器,
却不趁心?”悟空闻言甚喜道:
“等我去来。”
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
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正行间,忽见一个巡海的夜叉,
挡住问道:
“那推水来的,
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
”悟空道:
“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
是你老龙王的紧邻为何不识?”
那夜叉听说,
急转水晶宫传报道:
“大王外面有个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
口称是大王紧邻将到宫也。”
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
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
“上仙请进,
请进。”
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
问道:
“上仙几时得道,
授何仙术?”悟空道:
“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
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
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
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
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即着鳜都司取出一把大扞刀奉上。
悟空道:
“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
龙王又着大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杆九股叉来。
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
放下道:
“轻,
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
”龙王笑道:
“上仙,你不曾看这叉,
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
“不趁手!不趁手!”龙王心中恐惧,
又着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
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
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插在中间道:
“也还轻轻,
轻!”老龙王一发害怕道:
“上仙,
我宫中只有这根戟重再没甚么兵器了。
”悟空笑道:
“古人云:
‘愁海龙王没宝哩!’你再去寻寻看。
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
龙王道:
“委的再无。”
正说处,
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
“大王,
观看此圣决非小可。
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
“那是大禹治水之时,
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
能中何用?”龙婆道:
“莫管他用不用,
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送出宫门便了。”
老龙王依言,尽向悟空说了。
悟空道:
“拿出来我看。”
龙王摇手道:
“扛不动,抬不动,须上仙亲去看看。”
悟空道:
“在何处?你引我去。”
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
龙王指定道:
“那放光的便是。”
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
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
他尽力两手挝过道:
“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
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
悟空又颠一颠道:
“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心中暗喜道:
“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
一边心思口念
手颠着道:
“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
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
悟空将宝贝执在手中,坐在水晶宫殿上。
对龙王笑道:
“多谢贤邻厚意。”
龙王道:
“不敢,不敢。”
悟空道:
“这块铁虽然好用,还有一说。
”龙王道:
“上仙还有甚说?”悟空道:
“当时若无此铁,
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更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副,一总奉谢。”
龙王道:
“这个却是没有。
”悟空道:
“‘一客不犯二主。
’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龙王道:
“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
悟空又道:
“‘走三家不如坐一家。
’千万告求一副。”
龙王道:
“委的没有;如有即当奉承。”
悟空道:
“真个没有,
就和你试试此铁!”龙王慌了道:
“上仙,
切莫动手切莫动手!待我看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
”悟空道:
“令弟何在?”龙王道:
“舍弟乃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是也。”
悟空道:
“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老龙道:
“不须上仙去。
我这里有一面铁鼓,一口金钟;凡有紧急事,
擂得鼓响撞得钟鸣,舍弟们就顷刻而至。”
悟空道:
“既是如此,快些去擂鼓撞钟!”真个那鼍将便去撞钟,鳖帅即来擂鼓。
少时,钟鼓响处,果然惊动那三海龙王,
须臾来到一齐在外面会着。
敖钦道:
“大哥,有甚紧事,
擂鼓撞钟?”老龙道:
“贤弟!不好说!有一个花果山甚么天生圣人,早间来认我做邻居后要求一件兵器,献钢叉嫌小,奉画戟嫌轻。
将一块天河定底神珍铁,自己拿出手,丢了些解数。
如今坐在宫中,又要索甚么披挂。
我处无有,故响钟鸣鼓,请贤弟来。
你们可有甚么披挂,送他一副,打发出门去罢了。”
敖钦闻言,
大怒道:
“我兄弟们,点起兵,
拿他不是!”老龙道:
“莫说拿莫说拿!那块铁,
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
擦擦儿筋伤!”西海龙王敖闰说:
“二哥不可与他动手;且只凑副披挂与他,
打发他出了门启表奏上上天,天自诛也。
”北海龙王敖顺道:
“说的是。
我这里有一双藕丝步云履哩。”
西海龙王敖闰道:
“我带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哩。”
南海龙王敖钦道:
“我有一顶凤翅紫金冠哩。”
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以此奉上。
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对众龙道:
“聒噪,聒噪!”四海龙王甚是不平,
一边商议进表上奏不题。
你看这猴王,分开水道,径回铁板桥头,
撺将上来只见四个老猴,领着众猴,都在桥边等候。
忽然见悟空跳出波外,身上更无一点水湿,金灿灿的,走上桥来。
唬得众猴一齐跪下道:
“大王,好华彩耶,
好华彩耶!”悟空满面春风高登宝座,将铁棒竖在当中。
那些猴不知好歹,都来拿那宝贝,却便似蜻蜓撼铁树,分毫也不能禁动。
一个个咬指伸舌道:
“爷爷呀!这般重,
亏你怎的拿来也!”悟空近前舒开手,一把挝起,对众笑道:
“物各有主。
这宝贝镇于海藏中,也不知几千百年,可可的今岁放光。
龙王只认做是块黑铁,又唤做天河镇底神珍。
那厮每都扛抬不动,请我亲去拿之。
那时此宝有二丈多长,斗来粗细;被我挝他一把,意思嫌大他就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急对天光看处上有一行字,乃‘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着。”
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
叫:
“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在耳朵里面藏下。
众猴骇然,
叫道:
“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
“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
二丈长短。
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
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
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
此时遂大开旗鼓,响振铜锣。
广设珍馐百味,满斟椰液萄浆,与众饮宴多时。
却又依前教演。
猴王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
将那安营下寨、赏罚诸事,都付与四健将维持。
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
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
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
日逐讲文论武,走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
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
一日,在本洞分付四健将安排筵宴,请六王赴饮,杀牛宰马祭天享地,着众怪跳舞欢歌,俱吃得酩酊大醉。
送六王出去,却又赏大小头目,在铁板桥边松阴之下,霎时间睡着。
四健将领众围护,不敢高声。
只见那美猴王睡里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直带到一座城边。
猴王渐觉酒醒,忽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幽冥界”。
美猴王顿然醒悟道:
“幽冥界乃阎王所居,
何为到此?”那两人道:
“你今阳寿该终
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
猴王听说,
道:
“我老孙超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那两个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进去。
那猴王恼起性来,耳躲中掣出宝贝,幌一幌,
碗来粗细;略举手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
自解其索,丢开手,轮着棒,打入城中。
唬得那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众鬼卒奔上森罗殿,报着:
“大王!祸事祸事!外面一个毛脸雷公,
打将来了!”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来看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
“上仙留名,
上仙留名!”猴王道:
“你既认不得我,
怎么差人来勾我?”十王道:
“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
”猴王道:
“我本是花果山水帘洞天生圣人孙悟空。
你等是甚么官位?”十王躬身道:
“我等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
悟空道:
“快报名来,
免打!”十王道:
“我等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悟空道:
“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
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十王道:
“上仙息怒。
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
敢是那勾死人错走了也?”悟空道:
“胡说,
胡说!常言道:
‘官差吏差来人不差。
’你快取生死簿子来我看!”十王闻言,即请上殿查看。
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下。
十王即拿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
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逐一查看。
裸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
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
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悟空道:
“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
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下簿子道:
“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
打出幽冥界。
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不在话下。
这猴王打出城中,忽然绊着一个草纥,
跌了个踵猛的醒来,乃是南柯一梦。
才觉伸腰,
只闻得四健将与众猴高叫道:
“大王,
吃了多少酒睡这一夜,
还不醒来?”悟空道:
“睡还小可,
我梦见两个人来此勾我,把我带到幽冥界城门之外,却才醒悟。
是我显神通,直嚷到森罗殿,与那十王争吵,
将我们的生死簿子看了但有我等名号,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厮所辖也。”
众猴磕头礼谢。
自此,山猴多有不老者,以阴司无名故也。
美猴王言毕前事,四健将报知各洞妖王,都来贺喜。
不几日,六个义兄弟,又来拜贺;一闻销名之故,又个个欢喜每日聚乐不题。
却表启那个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日驾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之际,忽有丘弘济真人启奏道:
“万岁通明殿外,
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听天尊宣诏。
”玉皇传旨:
着宣来。
敖广宣至灵霄殿下,礼拜毕。
旁有引奏仙童,接上表文。
玉皇从头看过。
表曰:
水元下界东胜神洲东海小龙臣敖广启奏大天圣主玄穹高上帝君:
近因花果山生、水帘洞住妖仙孙悟空者,
欺虐小龙强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 要披挂,骋凶骋势。
惊伤水族,唬走龟鼍。
南海龙战战兢兢,西海龙凄凄惨惨,北海龙缩首归降,臣敖广舒身下拜献神珍之铁棒,凤翅之金冠,与那锁子甲、步云履以礼送出。
他仍弄武艺,显神通,但云‘聒噪,聒噪’,
果然无敌甚为难制。
臣今启奏,伏望圣裁。
恳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
奉奏。
圣帝览毕,
传旨:
“着龙神回海,朕即遣将擒拿。”
老龙王顿首谢去。
下面又有葛仙翁天师启奏道:
“万岁,有冥司秦广王赍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表文进上。”
旁有传言玉女,接上表文,玉皇亦从头看过。
表曰:
幽冥境界,乃地之阴司。
天有神而地有鬼,阴阳轮转;禽有生而兽有死,反复雌雄。
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数,不能易也。
今有花果山水帘洞天产妖猴孙悟空,逞恶行凶,不服拘唤。
弄神通,打绝九幽鬼使;恃势力,惊伤十代慈王。
大闹森罗,强销名号。
致使猴属之类无拘,猕猴之畜多寿;寂灭轮回,各无生死。
贫僧具表,冒渎天威。
伏乞调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阴阳,永安地府。
谨奏。
玉皇览毕,
传旨:
“着冥君回归地府,朕即遣将擒拿。”
秦广王亦顿首谢去。
大天尊宣众文武仙卿,
问曰:
“这妖猴是几年产育,
何代出身却就这般有道?”一言未已,
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
“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
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
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
”玉帝道:
“那路神将下界收伏?”言未已,
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
俯伏启奏道:
“上圣三界中,
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
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
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
玉帝闻言甚喜,
道:
“依卿所奏。”
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金星领了旨,出南天门外,按下祥云,直至花果山水帘洞。
对众小猴道:
“我乃天差天使,有圣旨在此,
请你大王上界。
快快报知!”
洞外小猴,一层层传至洞天深处,
道:
“大王外面有一老人,背着一角文书,
言是上天差来的天使有圣旨请你也。”
美猴王听得大喜:
道:
“我这两日,
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
”叫:
“快请进来!”
猴王急整衣冠,
门外迎接。
金星径入当中,
面南立定道:
“我是西方太白金星,
奉玉帝招安圣旨下界请你上天,拜受仙。
”悟空笑道:
“多感老星降临。”
教:
“小的们,
安排筵宴款待!”金星道:
“圣旨在身,
不敢久留;就请大王同往待荣迁之后,再从容叙也。”
悟空道:
“承光顾,空退,空退!”即唤四健将,
分付:
“谨慎教演儿孙待我上天去看看路,
却好带你们上去同居住也。”
四健将领诺。
这猴王与金星纵起云头,升在空霄之上。
正是那:
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中。
毕竟不知授个甚么官爵,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