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九节 两只少女是吃货
他从末世来 by 竹茶
2018-8-16 16:54
下面则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只远眺没有进去参观的城堡。左上是希农chinon城堡;左中是朗热langeais城堡;左下是阿宰勒里多d’azay-le-rideau城堡;右上是于塞d’usse城堡;右下是肖蒙chaumont-sur-loire城堡:
顺便提一句,卢瓦尔河谷的法国菜很不错,很值得一试啊。而且这里的高档法国菜和巴黎比价格也要低很多哦。总述完毕,现在认真回忆开始安青桔和安初遇的各段行程吧。
昂热angers古代的名字就是安茹(anjou),这里有着百年战争的历史缘由。英国和法国在中世纪说不完说不清的那些事啊,实在搅得人头疼!
昂热是安茹家族的起家之地。这里的安茹伯爵(12世纪初)起先是效忠法兰西国王的一个领主,绕来绕去加姻亲就成了英王。故事要多八卦有多八卦(却是史实)。
当时的法王是路易七世,娶了阿基坦公爵(法国西南部)女儿埃莉诺,可一直不生孩子,加上路易七世十字军东征花了好多钱没抢来什么东西,两人矛盾多了就离了婚。埃莉诺很牛,立刻带着自家封地(就是阿基坦)改嫁了安茹伯爵亨利。
安茹伯爵的老妈是英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爹当然是老安茹伯爵了),亨利一世死了以后,这个女人也很厉害,愣是给自家儿子争取来到了英王继承权,就是亨利二世了。总结:法王路易七世的前妻改嫁的安茹伯爵成了英王亨利二世。
由此英法两国结下的梁子,大家可自行脑补——提示一下。参见谢霆锋和李亚鹏的关系。
12-15世纪长达三百年之久统治英格兰的金雀花王朝,其实就是安茹家族在英国“为国争光”。亨利二世登上英王王位,王室的称谓总不能继续用“安茹”啊,毕竟这是个“法国品牌”,于是就借用了他老爹的外号“金雀花”作为在英国的称号了。
这样,亨利二世在法国就是安茹伯爵亨利。到了法国则是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了。先不说争光的事儿,统治了一段时间,安茹家族真把自己当英国人了,这是海峡两岸通吃的意思啊,当着英国人的国王,占着法国人的地方。
后来呢,到了14世纪,法王不干了,让赶紧走人。蹲在法国这边的安茹一家臣服了。被册封为安茹公爵,这就算正式纳入法国管理了。
但是在海峡北边的安茹一家不依不饶啊,这不就闹出百年战争来了(安青桔自己总结了以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闹出百年战争的啊!!)。
昂热就是安茹家族在法国的老家了,安青桔和安初遇要去看的昂热城堡,最早就是安茹伯爵的老家。那是在13世纪初,安茹家发达的时候建的。
到了14世纪百年战争的时候,在位的法王约翰二世的小儿子路易一世受封成了安茹公爵(又是复杂的姻亲啊),路易一世就在这里改扩建昂热城堡。使之具有很强的防御性。那时的每个塔楼都是尖顶。
后来到了16世纪,凯瑟琳?德?美第奇(那又是一位传奇家族的传奇女人。法王亨利二世老婆)改建,之后为了放大炮,塔楼改成了现在的平顶样式:
其实安青桔和安初遇去昂热的时候对这段历史还真是知道得似是而非,正因为双脚站在了这块土地上,突然间思路就清晰了起来,在头脑中强大的感性认识鼓励下认真的把昂热这个抽象名词放到四维空间里研究起来。
参观昂热城堡是8.5欧/人。提供一个单页的中文介绍,安青桔和安初遇就这么迷迷糊糊走进去,比着中文介绍懵懵懂懂逛了一遍。实话实说,当时到昂热的时候,安青桔基本上是一头雾水。直到今日落笔,脑子才算清醒过来。
在昂热城堡里面可以看到城堡经过新建、扩建、改建三个阶段的不断变化的沙盘模型,以及3d展示说明(没有中文介绍,可以看英文的)。值得一逛的是城堡顶上,视野开阔;还有城堡中央,按照古代的样式复原的法式园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算别致:
此外,昂热城堡最推崇的是看一组叫做《启示录》的壁毯。这是路易一世(也就是第一代被封为安茹公爵的人)找人定做的。壁毯一共6幅,每幅都是6米高,23米长,织了7年——以那时的工艺来说算是挺快的。
这个壁毯上描绘的都是天堂还有人间的场景,主要是为了说教,大致是说要行正义之事,否则会下地狱等等。不过因为怕光线损坏纤维的原因,壁毯陈列的大厅非常阴暗,故事又不像巴约挂毯那么鲜活**,且没有中文导游,安青桔和安初遇俩就草草逛了一圈撤退。
从网上找了两张壁毯的样子,昏昏暗暗的就是这幅摸样(照片从网上找的,里面不让拍照),放在中世纪来看还算是很精致的;但是故事实在不吸引人,太说教了:昂热城堡在老城区,二战被炸得差不多了,所以城堡外面都是新建的城市了。
一路开车过来,安青桔有点头晕,在停车场还休息了一阵。这倒发现了周日的一个好处:连停车场都不营业,免费了。
安顿在卢瓦尔河畔离开昂热后,安青桔和安初遇就一直向南来到了卢瓦尔河边,车子就一直沿着卢瓦尔河开了。
看着宽敞的河面,还有地平线上奔腾翻滚的云朵,心情都跟着敞亮起来了有木有啊!这种翻滚的云彩总让安青桔想到法国那些浪漫主义风景画中的云。人家画的云彩其实是写实啊,住在咱们这种城市里的人只能杜撰:
卢瓦尔河边的公路还算宽敞,每隔不远都有供汽车休息野餐的停车场。从停车场下来一般还有走下河堤的台阶,有时候能看见当地人在河堤玩耍。
过了卢瓦尔河向南,到卢瓦尔河的支流希农维安河(vienne),安青桔和安初遇很快就在河对岸看到了希农chinon城堡。城堡很不起眼,既不气派也不华丽,只是守在卢瓦尔河岸边。有点要塞的意思。远远看了一眼走人。
再折回卢瓦尔河,这次是在卢瓦尔河的南岸了,在gps指点下安青桔和安初遇穿过了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向日葵田,终于找到了于塞chateaud’usse城堡。这个城堡隐匿在卢瓦尔河南岸的一片树林中,估计也就是自驾能到那里,挺偏僻的。
它也是由城墙和城堡构成的,不过城堡本身是主体,城墙的防御功能不那么明显。这个城堡出名的地方是它给了查理?佩罗(charlesperrault)的童话“睡美人城堡”的灵感,所以被游客干脆叫“睡美人城堡”了。里面专门有睡美人场景的蜡像——吸引游客嘛。
此时已经是六点多了。虽然天色看起来简直像是中午刚过,可是肚子却忠实地提醒着安青桔和安初遇该晚饭了。
安青桔在围墙外转了两圈,最终还是懒得进去。车子折返回来离开于塞d’usse城堡时赫然从倒视镜中发现,最好的观赏城堡的位置其实在城堡外一条笔直的乡村小路上:
这一天就基本在车上度过:到处找加油站,找停车场,找厕所,精神上比较疲倦。一直到快7点才到达安青桔和安初遇的住处。
那是在昂布瓦斯amboise镇子外6公里的一个村叫做pocésurcisse的村子里(翻译过来应该是cisse河畔的pocé),村子很小很安静。也挺古老,一些小商店一看就是服务当地人的。门脸的样子像是老电影里的布景一样。
倒让安青桔和安初遇想起在国内偏僻小村看到的村公所、合作社什么的。安青桔和安初遇订的民宿以前是一个酿酒厂,后面有很大的坡地,坡地里面就是酒窖;而坡地上面被房主聪明地改造成了客人的停车场。
因为前一天住在蓬托尔松日本姐姐的房子非常舒服,来到pocésurcisse这家就难免要挑剔一些。挑剔的理由一是房子里的家居比较简单,家的感觉弱;二是电器设施少,没有冰箱、电热水壶、没有电视。且老板娘不允许在屋子里做东西吃或加热东西吃。
其实现在看这个房间,正经是很不错的:安顿好以后赶紧要祭五脏庙了。又是星期天!老板娘marie说村子里的餐馆都不开张,要去昂布瓦斯amboise老城吃饭才行——周日只有旅游区开张。好吧。
两个饥肠辘辘的家伙开上车过了卢瓦尔河进昂布瓦斯,果然那里开张的餐馆不少。随便找了个意大利餐馆,吃了牛排。还有就是披萨;点饮品时顺便试了试法国当地的一种饮料:orangina,是一种橙皮汽水,味道让人有些惊喜,像加了汽的鲜橙多:
顺便提一句,安青桔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吃下整张pi安初遇a的可能性,毕竟必胜客的pi安初遇a太巨了,饼皮也厚。
在法国安青桔和安初遇没有遇到厚饼皮的pi安初遇a——估计没有,所有的pi安初遇a其实都是薄饼上面铺着馅料,铺在一个直径约30公分的盘子上端上来,没有切痕,要自己用刀叉解决。
不过得承认,即使是旅游区卖给外国人吃的pi安初遇a,味道也是相当不错。至于牛排呢,还好啦,煎得火候不错,但必须要加上盐胡椒和芥末才比较好吃。
第八七〇节 吃货是没有国界滴
这几天早餐享受的是丰盛的法国乡村早餐:有老板娘亲手烤制的法式蛋糕;还有亲手制作的酸奶——太好吃了,非常浓厚,很酸,比安青桔和安初遇在西藏吃的牦牛酸奶味道好得多;另外还有老板娘院子里的果子亲自做的果酱——无花果的果酱真是香甜!
自己攻略千百遍,有时不如本地人的一条建议更有效——由此可见能交流好处实在是多。安青桔和安初遇今天计划是要去舍农索chenonceaux城堡(离安初遇们住的地方很近)。
向老板娘咨询,marie建议安青桔和安初遇上午先去舍农索chenonceaux,离这里不过18公里,开车一会儿就到,这样可以避开大规模参观的人群。
午餐则推荐安青桔和安初遇去位于舍农索chenonceaux城堡花园的一家餐厅,她说去这里吃午餐绝对会感到不虚此行。下午休息一下后可以前往amboise镇子上看昂布瓦斯amboise城堡。事实证明,真是个好路线。
安青桔和安初遇两个人懒洋洋,早饭后又无耻地来了个回笼觉,磨叽到10点半才出发。半个小时到达舍农索chenonceaux,所幸这里人还不是很多——后来知道了,大队人马在中午前后到达。
城堡参观门票每人12.5欧,是所有城堡参观门票中最贵的。进去以后按照老板娘建议的,先直奔那个l’orangerie餐馆(现在知道了。叫做“橘园餐厅”),举着老板娘帮安青桔和安初遇写下的餐厅名字一路找到哪里,直接预订了下午1点用餐。
然后再溜达回来细细参观舍农索。参观舍农索城堡不需要扛着厚重的旅游书。事实上。安青桔和安初遇买票的几个城堡里,凡是比较著名的城堡都提供免费彩色中文简体字介绍说明。那上面对城堡的历史(八卦)、建筑风格、参观要点等等都说得非常详细。
确实好看,妩媚,不愧号称“女人的城堡”,整体风格都透着女性化。基本上准备来这个城堡参观的人都知道亨利二世的老婆和情妇为这个城堡争风吃醋的事情。不过,彩色宣传册子上可没有介绍这个城堡是怎么来的:
这个城堡最早有文字可查是在11世纪,属于一个当地的领主。后来在这个城堡的领主叛乱,被烧了个精光,后来又重建。但那还不是现在的样子。到了15世纪末,城主负债累累,把城堡以低价卖给了查理八世的财政大臣托马.波耶(thomasbohier)。
这位有钱的大臣全面改造这个城堡,但实际上负责监造、设计的是大臣的老婆和女儿。因此城堡的设计很具有女性眼光。不过。城堡一开始时没有后面那个长长的横跨谢尔河(cher)的长廊,只是伸到水中而已——但那已经很漂亮了。
财政大臣盖好房子没多久又被国王陷害破了产,只好把这个城堡出让给了国王——就是弗朗索瓦一世(fran?oisi),这样城堡成了皇家财产。
后来,弗朗索瓦一世去世,儿子亨利二世(注意这回是法王,不是英王亨利二世;实话实说欧洲人难道就会起这几个名字吗?)接管财产,直接把城堡送给了宠妃戴安娜?德?普瓦捷(dianedepoitiers)。
后来。亨利二世死了以后,他老婆——就是那有名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又把这宠妃赶去了肖蒙chaumont-sur-loire城堡。自己住在这里一边处理政事一边大兴土木建造了后来安青桔和安初遇看到的水上廊厅。
再后来,城堡不再是皇室所有,法国革命期间的主人是路易斯?杜邦夫人。再再后来,二战期间,城堡归号称巧克力王国的梅尼耶家族所有,西蒙娜?梅尼耶女士作为护士长把这里改造成了战地医院兼掩护抵抗组织成员。
城堡最初是女人设计兴建,有名的主人也是女人。这就是“女人建造给女人的城堡”的名字由来。不过,城堡不少壁炉、墙饰上都留下了女人之间的战争痕迹。
特别是那位有名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她作为亨利二世的老婆,在老公活着的时候一直也没怎么兴风作浪,老公这一死她可牛大了。
先是把老公的小三轰走(这完全可以理解),然后在小三的城堡里大兴土木,到处用老公的字母“h”,和自己名字首字母“c”做装饰设计房间.
同时,这位美第奇还是后面三任法王的老妈(分别是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擅用毒.药和毒计。就是她撺掇儿子查理九世发动了圣巴托罗缪之夜,一夜间血洗巴黎,杀了数千胡格诺教信徒。
喜欢的亲们可以好好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坐在这个女人城堡里感受一下。
总结一下参观思路啊。先说城堡。城堡分为主体和水上廊厅两部分。主体在岸边,里面是一间一间房间——似乎每个女主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还有好多“沙龙”房间,里面都是收藏品。——城堡部分安青桔看得劲头不大。
让安青桔印象深刻的是水上廊厅部分,这是亨利二世老婆的杰作。先说一层,一层是直接横卧在水上的厨房,可谓应有尽有。也是,女人要招待仰慕者,也要留住人家的胃的。
况且法国革命期间那个杜邦夫人在这里建立了舍农索沙龙,什么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都跑这里来谈思想,女主人自然是要招待他们的。
厨房里还有专门的铰链设施从窗子伸出去到河面上。农户们就是从河面上把粮食肉类果蔬吊上来在这些厨房里烹制的。厨房里的铜锅多得数不清,老长见识了.
二楼是一个超级长的舞厅,横卧在河面上。光线极好。地面是黑白相间的方砖,每个长窗子下都有可以休息的软榻,光是想象一下也知道舞会时有多美妙。不过它的传奇还不止这些,一战期间,巧克力王国的梅尼耶把舍农索改造成了医院。
二战期间,谢尔河是一条分界线,城堡的入口在占领区。长廊南门通往自由区,也就是维希法国。于是很多人就是在抵抗组织帮助下从这里走向自由区。德国人虽然舍不得美好的法国艺术,但是看着总有人在眼皮底下逃脱总是不爽。
在整个战争期间。一个德国炮兵连一直在舍农索边上待命随时准备“忍无可忍”炸掉这美丽的廊厅:对安青桔和安初遇来说,城堡好看,庭院也好看。不过法式大餐更诱人!挨到快1点钟,两个人迫不及待直奔安青桔和安初遇预定的l’orangerie餐厅去。
l’orangerie餐厅很大很气派。如果没有预订。可能只能在外面干等着——marie真是贴心。餐厅里很优雅。有预订的客人都坐在餐厅主厅外的玻璃花厅里就餐,光线极好,透过落地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碧绿的庭院。
此时此刻,安青桔和安初遇对法餐的菜单还不太熟悉,还需要多次尝试才能逐渐摸出门道。这次两个人分别点了两个套餐,这就包括了前菜、主菜、cheese、甜品四道菜。
桌子上刀叉按照四道餐分别摆好,这样用:最外面的是前菜,然后是主菜。cheese用上面的刀叉,甜品的勺子单独上。
安初遇的套餐是这样的:前菜是鸭肉、主菜是红酒猪肉、甜品是dailydelight就是厨子当日推荐——凭厨子心情做的一道甜品:安青桔的套餐是这样的:前菜是猪肉泥、主菜炖鸡腿、甜品是冰淇淋。
一顿饭吃下来心说这还像法国菜。蛮精致的,也都很好吃;此外,菜量还是很大的——真心的。比较接受不了的是cheese。据说法国哪里都有自己本地最得意的cheese,这里的这道cheese是一种烤制的山羊奶酪,就生菜和脆面包吃。
每个套餐里都有这道cheese,显然是当家菜。正如老外受不了华国人的臭豆腐和松花蛋一样,咱们吃正宗的cheese也要痛苦一下子。一口进去,安青桔肚子里的食物就像活过来一样开始上下翻滚,那味道真是……就咬牙吃下一块,后面的都让安初遇干掉了。
cheese是一种很heavy的食物,中午这样吃上一套,晚饭是无论如何下不去了。安青桔和安初遇今天的晚饭就是在消化午饭中度过的。
中午这一顿饭两人花了将近70欧,个人认为挺值,在巴黎肯定不是这个价钱了,而且食物确实很新鲜精美。
午饭吃得太多,两人从舍农索出来居然又摸回住处睡了午觉。下午再次出发是5点半了,去超市加油,买了点西红柿晚上当水果兼蔬菜吃。
别看是5点半了,太阳高得让人以为不过2点多。所以虽然饱饱睡了一觉,一点都不觉得耽误工夫——这大概就是夏季在欧洲旅行的好处。
按照先前的计划,两人再次过河来到昂布瓦斯城。这是一个依着卢瓦尔河而建的小城,昂布瓦斯城堡的城墙就刚好在河边,看起来很是气派。
这个城堡以及城堡周围的古迹,有名的地方有两点。一是,这个城堡是查理八世的出生地。
他是法国的瓦卢瓦王朝的最后一任嫡系君主,后来就是亲戚路易十二继位,路易十二好歹算是查理八世的堂叔,再下面连堂表兄弟都没有了,直接把王位给了女婿,就是后来的弗朗索瓦一世。
(八卦一句,路易十二和查理八世的王后居然是同一个人:布列塔尼的安娜。)无论怎样,查理八世对自己的出生地怀有深厚感情,继位后就一直大兴土木修建这座城堡。
他的继承人、继承人的继承人弗朗索瓦一世,都陆续扩建昂布瓦斯城堡,也就让这座城堡集防御性和艺术性为一身。
从查理八世时代开始,法国就不停的征伐意大利,这也让法国开始逐渐醉心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艺术。待到弗朗索瓦一世,直接开始在法国的建筑、绘画、雕塑各个方面推行文艺复兴,也让这位法王得到了“文艺复兴在法国的始创人”的称号。
这就是昂布瓦斯第二个出名的地方:这里成了莱昂纳多??达芬奇晚年生活和安葬的地方。弗朗索瓦一世从意大利接来达芬奇,并且就是在昂布瓦斯送给了达芬奇住所。
这件事亲们估计是知道的,作为回报,达芬奇从意大利带给弗朗索瓦一世他的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这也是卢浮宫的第一件藏品。
昂布瓦斯城堡的门票是10.7欧/人,买了票就沿着下面的道路走上去,正对着安青桔和安初遇的建筑是一座非常精美的白色教堂。达芬奇就安葬在这里:
安青桔和安初遇是在琳达那本《带一本书去巴黎》里得知这里就是达芬奇的安葬地的。估计实际上知道的人不多,旅游书上也就寥寥两笔说明而已。达芬奇的陵墓是嵌在地面上的,在教堂一角的地面上有一尊黑色的达芬奇大理石浮雕,就是这里了。
教堂本身是城堡的国王私人教堂,房檐上雕刻着繁杂的动物、植物,很好看。
参观昂布瓦斯的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宽敞。首先城堡就建在河边,视野特别开阔,一下子能眺望到好远好远。
第二城堡以白色为主,又很高,在蓝天映衬下显得豁亮。第三是城堡建在高坡上,有防御作用。为了能够让马车直接上到城堡顶上,所有的坡道都建得特别宽阔,直接就能跑马车的:
也许是长长的午睡后神清气爽的原因,在昂布瓦斯城堡走来走去,沐浴在阳光、蓝天和滚滚白云下,眺望卢瓦尔河,实在是幸福得不得了:
出了城堡沿着昂布瓦斯的古老街道又溜达到达芬奇死前的最后居所,据说那里按照达芬奇的图纸复原了很多达芬奇的设计,比如风车、飞行器等等。没想到居然关门。也是,都快8点啦!打道回府。
早饭后两人把这个叫pocésurcisse的小镇逛了一圈。住的时间长就有这个好处,可以随意逛这些小镇。在安青桔和安初遇住的对面就是一个publicpark,非常大,有很广阔的草坪,十分粗大古老的松树,而且居然还有座城堡,猜想应该是pocé老爷的城堡吧。
溜达一圈安初遇又回来睡了个奢侈的回笼觉,直到11点才摸出门去。今天的第一家目的地不是城堡,而是图尔tours市;不为观光,就为吃一顿中餐。(未完待续。。)